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6篇
  免费   1163篇
  国内免费   953篇
耳鼻咽喉   115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579篇
口腔科学   190篇
临床医学   957篇
内科学   1011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3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81篇
综合类   222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89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1696篇
  12篇
中国医学   321篇
肿瘤学   43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73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695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1060篇
  2011年   1203篇
  2010年   995篇
  2009年   637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apid industria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as impacted ecosystem homeostasis strongly. Arsenic is one of the most detrimental environmental toxins and its management with chelating agents remains a matter of concern due to associated adverse effects. Thus,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alternative therapy is required to manage arsenic toxicity. Based on existing evidence, native and indigenous plant-based active biomolecules appear as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mitigate arsenic-induced toxicity with an acceptable safety profile. In this regard, various phytochemicals (flavonoids and stilbenoids) are considered important classes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s with antioxidant and chelation effects, which may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arsenic from the body more effectively and safely with regard to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This review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conventional chelating agents and the potential role of flavonoids and stilbenoids in ameliorating arsenic toxicity. This report may provide a roadmap for identifying novel prophylactic/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arsenic toxicity.  相似文献   
2.
吴文昊  李兴 《现代肿瘤医学》2022,(21):4022-4026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是孤儿核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当LXRs被激活后,可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表达,不但参与胆固醇、脂肪、糖的代谢以及炎症等过程,并且在许多恶性肿瘤组织中均有表达。为全面了解肝X受体激动剂在治疗癌症中的研究现状,本文将从肝X受体激动剂与胃癌、肝癌、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肺癌以及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的现状,以期为其影响力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思考。【方法】 利用网站调研(期刊官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查询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文SCI科技期刊进行较全面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 18种中文SCI科技期刊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整体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内影响力不如优秀的纯中文期刊(国内影响力排名不够靠前),国际影响力不高(JCR分区仅为Q3或Q4区),国际化发展程度不够(国际编委占比为0的期刊高达11种,缺乏国际新媒体宣传),不够重视网络首发(仅9种期刊有网络首发)等。【结论】 在目前国内良好政策环境下,我国中文SCI科技期刊需要坚守初心,可根据各自期刊定位制定个性化发展策略,从而发展成为旗舰期刊甚至是世界一流期刊。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是一种在育龄期女性中常见的疾病, 它的主 要临床表现是月经紊乱、 不孕、 痤疮、 多毛等症状, 可能伴随有糖脂代谢异常。 Adropin 是新近发现的一种 分泌性蛋白, 已证实其在调节糖脂代谢、 改善胰岛素抵抗中发挥着作用, 但具体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尚 未完全明确。 文章简要综述 Adropin 蛋白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Ochratoxin A (OTA) is a mycotoxin that mainly causes nephrotoxicity. The single nephrotoxicity of OTA exposure on glomeruli or renal tubule had been well documented, however, the comparison toxicity between it is still unclear. Here, C57BL/6 mice and two types of nephrocyte were treated with concentration-gradient OTA to explore its differentiation nephrotoxicity. Results showed that OTA induced nephrotoxicity in vivo and in vitro, manifested as the deteriorative kidney function in mice and the cut-down cell viability in nephrocyte. Besides, results of murine kidney pathological section and IC50 of two types nephrocyte indicated that OTA-induced toxicity in renal tubule was higher than its in glomeruli. In addition, OTA exposure induced autophagy signaling differentiation expression. It revealed that autophagy was implicated in OTA-induced differential nephrotoxicity in glomeruli and renal tubule. Altogether, we proved that OTA induces a differentiation nephrotoxicity in glomeruli and renal tubule, and it is related to autophagy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相似文献   
6.
7.
含SAM尖端结构域的E26转化特异性因子(SPDEF)是ETS转录因子家族的最新成员之一, SPDEF又称为前列腺源性ETS因子(PDEF),首次发现其在前列腺癌中高度表达,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凋亡和血管形成。近年来研究发现SPDEF与杯状细胞增生和分化密切相关,是调控呼吸道黏液高分泌的核心因子。对SPDEF调控黏液高分泌的机制及其在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呼吸道黏液高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TL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壶腹周围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LPD组(22例)及OPD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各项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TLPD组手术时间[(665±213)min]长于OPD组[(447±2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56,P=0.001);TLPD组术中出血量[100 ml(50~325 ml)]少于OPD组[300 ml(100~5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0,P=0.026)。TLPD组与OPD组术中输血者比例、淋巴结清扫数量、切除肿瘤长径、术后禁饮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LPD与OPD治疗壶腹周围肿瘤临床近期疗效相近,TLPD手术时间较OPD长,但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王博  魏芳 《现代肿瘤医学》2020,(16):2901-2904
E-钙黏蛋白(E-cadherin)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上皮的黏附分子,主要功能是维持正常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完整性。现已在多种肿瘤研究中发现,E-cadherin表达的下调,极易造成肿瘤细胞向外周组织发生浸润和远端转移,但与E-cadherin相关研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进展缓慢,E-cadherin在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宫颈癌病变过程的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而且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作用的过程,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该文章就 E-cadherin在妇科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中表达的意义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LM49(2,4'三羟基-5,2'-二溴二苯甲酮)对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M1/M2极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四曱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LM49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m-blot法测定LM49(5,10,20μmol·L^-1)与LPS/INF-γ共同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巨噬细胞亚型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及对核因子(NF)-κB和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LPS/INF-γ造模组相比,LM49显著抑制CD16/32^+细胞数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mRNA的表达,升高CD206^+细胞数及Arg-1和IL-10 mRNA的表达,且降低巨噬细胞M1/M2的比值;Westem-blot法验证LM49可显著降低TLR4、Myd88、NF-κB和STAT1蛋白的表达量,同时抑制p-JAK2和p-STATl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LM49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和JAK2-STAT1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l型极化及促进巨噬细胞M2型极化,调节巨噬细胞M1/M2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